寻亲传单前的人们。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供图
本文约8700字
预计阅读时间22分钟
1959到1962年,江南发生严重的饥荒,孩子养不活。有的父母借上钱,走水路又走陆路把孩子送到上海丢掉,期望能为其寻一条活路。有的家庭甚至丢掉了所有的孩子。1979年后的一些年,为了换取一个儿子出生的机会,弃婴大多是女孩。
多年后,这些孩子踏上“滴血寻亲”的漫漫长路。其中一些人很幸运,亲生父母健在,双方重逢,相拥而泣。也有一些人苦苦等不到消息,或因为语言、生活习惯、教育背景、经济状况等原因中止寻亲。
这不是一辆单向列车去寻找目标,必须双方双向而行,才有重逢的可能。
作者 | 袁文幻
编辑 | 从玉华
地图上没有一个位置叫家。
找不到回家的路,42岁的刘学侠和45岁的陈霞采取了她们眼里最古老、也最可信的方式——“滴血寻亲”。
手指扎破,滴下两滴血在纱布上,存入苏州大学基因库,然后等待。如果亲生父母还活着,且还思念她们,愿意敞开家门,也将血样放入基因库,孩子便能回家。
还有很多人同样在等。
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,江南地区出现一些弃婴。每次遗弃背后都有一个“不得不”的理由。
1959到1962年,江南发生严重的饥荒,孩子养不活。有的父母借上钱,走水路又走陆路把孩子送到上海丢掉,期望能为其寻一条活路。有的家庭甚至丢掉了所有的孩子。
1979年后的一些年,为了换取一个儿子出生的机会,弃婴大多是女孩。
这些孩子在收养家庭长大。多年后,他们都在寻找一个答案:“我是谁,我从哪里来?”
喜宴
去年年底,陈霞回了家。下了车,生母认出她,一把抓住她的胳膊,在人群的簇拥和欢呼下,拉着陈霞往巷子里的家走。两人没有说话,生母一边走一边含泪打量她,脸上挂着微笑。
鞭炮声响起,村民从不同方向涌来。厨房里端出一碗碗热腾的“团子”,这是南方节庆日才有的食物,寓意着团圆和甜蜜。
亲戚挤满了客厅,他们围着陈霞看,讨论她长得像家里的谁。有人说像姑妈,姑妈早晨特地从上海赶到江阴,站在一旁抹着眼泪。
这是一场迟到45年的喜宴。
一切都是按照庆祝一个新生儿的仪式进行。酒店里摆了十几桌宴席,陈霞坐在主位,亲戚们轮流敬酒,给她塞红包。陈霞是家里的三女儿,姐姐和弟弟的孩子排着队喊她“三阿巴”(当地方言)。
也不断有人来向她的生父母道贺。进酒店大门时,生母高兴地对酒店前台说:“就是她,我的小女,像吧。”
45年前的春天,陈霞出生。性别宣告命运,她被抱往街头,再被人送往常熟福利院,最后被常熟一对刚刚丧子的夫妻收养。
抱走时,生母托弟媳在一张红纸上写下生辰八字,别在陈霞红色的棉袄上。这次回来,生父掏出早已备好的通讯录,是一个很小的名片夹,里面记着家里所有人的联系方式。
他一字一句地念给陈霞听,递给她收好。又拿出一个空白的本子,让陈霞写下自己的名字、住址和电话。生父凑近把那几行字看了又看,然后揣在上衣内层的口袋里。
十几年前,陈霞就在佛祖面前祈求能有这一天。回家曾是一个“很遥远的愿望”,因为寻亲路阻,她曾一度怀疑自己是私生女,没有人会欢迎她。
她始终没有问出那个从幼年开始就困扰自己的问题:“为什么抛弃我?”
“看到弟弟的那一刻就知道了。”陈霞笑着说。
塌了又重建的命运
和陈霞一样,刘学侠也通过基因比对找到了家。2018年的最后一天,在江阴的一场寻亲年会上,80多岁的父亲带着一帮亲戚来接她。
刘学侠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江南农村,她是父母的第三个女儿,出生时家里无男孩。刘学侠的养父从徐州一路打听到常熟福利院。当时福利院抱出5个孩子,养父一眼看中了她。因为刘学侠喜欢笑,对着他笑了。
刘学侠的弟弟第一次看到刘学侠,声音有点哽咽。她笑起来有小梨涡,弟弟说是遗传了母亲。若是母亲在世,看到姐姐会很开心。
刘学侠全程都很平静,她拥抱了一下生父,用带着徐州口音的普通话叫了声“爸爸”,没有哭。
在她上台前,年会现场曾一度失控。主办方安排了3对寻亲者相聚,一个30多岁的女儿冲上台搂着亲生父母的脖子大哭,像个幼儿不撒手。一个被抱养到山东的男人扑通跪下,家人们抱在一起哭。寻亲传单前的人们。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供图
本文约8700字
预计阅读时间22分钟
1959到1962年,江南发生严重的饥荒,孩子养不活。有的父母借上钱,走水路又走陆路把孩子送到上海丢掉,期望能为其寻一条活路。有的家庭甚至丢掉了所有的孩子。1979年后的一些年,为了换取一个儿子出生的机会,弃婴大多是女孩。
多年后,这些孩子踏上“滴血寻亲”的漫漫长路。其中一些人很幸运,亲生父母健在,双方重逢,相拥而泣。也有一些人苦苦等不到消息,或因为语言、生活习惯、教育背景、经济状况等原因中止寻亲。
这不是一辆单向列车去寻找目标,必须双方双向而行,才有重逢的可能。
作者 | 袁文幻
编辑 | 从玉华
地图上没有一个位置叫家。
找不到回家的路,42岁的刘学侠和45岁的陈霞采取了她们眼里最古老、也最可信的方式——“滴血寻亲”。
手指扎破,滴下两滴血在纱布上,存入苏州大学基因库,然后等待。如果亲生父母还活着,且还思念她们,愿意敞开家门,也将血样放入基因库,孩子便能回家。
还有很多人同样在等。
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,江南地区出现一些弃婴。每次遗弃背后都有一个“不得不”的理由。
1959到1962年,江南发生严重的饥荒,孩子养不活。有的父母借上钱,走水路又走陆路把孩子送到上海丢掉,期望能为其寻一条活路。有的家庭甚至丢掉了所有的孩子。
1979年后的一些年,为了换取一个儿子出生的机会,弃婴大多是女孩。
这些孩子在收养家庭长大。多年后,他们都在寻找一个答案:“我是谁,我从哪里来?”
喜宴
去年年底,陈霞回了家。下了车,生母认出她,一把抓住她的胳膊,在人群的簇拥和欢呼下,拉着陈霞往巷子里的家走。两人没有说话,生母一边走一边含泪打量她,脸上挂着微笑。
鞭炮声响起,村民从不同方向涌来。厨房里端出一碗碗热腾的“团子”,这是南方节庆日才有的食物,寓意着团圆和甜蜜。
亲戚挤满了客厅,他们围着陈霞看,讨论她长得像家里的谁。有人说像姑妈,姑妈早晨特地从上海赶到江阴,站在一旁抹着眼泪。
这是一场迟到45年的喜宴。
一切都是按照庆祝一个新生儿的仪式进行。酒店里摆了十几桌宴席,陈霞坐在主位,亲戚们轮流敬酒,给她塞红包。陈霞是家里的三女儿,姐姐和弟弟的孩子排着队喊她“三阿巴”(当地方言)。
也不断有人来向她的生父母道贺。进酒店大门时,生母高兴地对酒店前台说:“就是她,我的小女,像吧。”
45年前的春天,陈霞出生。性别宣告命运,她被抱往街头,再被人送往常熟福利院,最后被常熟一对刚刚丧子的夫妻收养。
抱走时,生母托弟媳在一张红纸上写下生辰八字,别在陈霞红色的棉袄上。这次回来,生父掏出早已备好的通讯录,是一个很小的名片夹,里面记着家里所有人的联系方式。
他一字一句地念给陈霞听,递给她收好。又拿出一个空白的本子,让陈霞写下自己的名字、住址和电话。生父凑近把那几行字看了又看,然后揣在上衣内层的口袋里。
十几年前,陈霞就在佛祖面前祈求能有这一天。回家曾是一个“很遥远的愿望”,因为寻亲路阻,她曾一度怀疑自己是私生女,没有人会欢迎她。
她始终没有问出那个从幼年开始就困扰自己的问题:“为什么抛弃我?”
“看到弟弟的那一刻就知道了。”陈霞笑着说。
塌了又重建的命运
和陈霞一样,刘学侠也通过基因比对找到了家。2018年的最后一天,在江阴的一场寻亲年会上,80多岁的父亲带着一帮亲戚来接她。
刘学侠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江南农村,她是父母的第三个女儿,出生时家里无男孩。刘学侠的养父从徐州一路打听到常熟福利院。当时福利院抱出5个孩子,养父一眼看中了她。因为刘学侠喜欢笑,对着他笑了。
刘学侠的弟弟第一次看到刘学侠,声音有点哽咽。她笑起来有小梨涡,弟弟说是遗传了母亲。若是母亲在世,看到姐姐会很开心。
刘学侠全程都很平静,她拥抱了一下生父,用带着徐州口音的普通话叫了声“爸爸”,没有哭。
在她上台前,年会现场曾一度失控。主办方安排了3对寻亲者相聚,一个30多岁的女儿冲上台搂着亲生父母的脖子大哭,像个幼儿不撒手。一个被抱养到山东的男人扑通跪下,家人们抱在一起哭。
被抱养到河北成安的逯艳芬跪在生母前,生母脑中风,无法说话。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供图
台下300多名从全国各地来的寻亲者也随之流泪。现场的主持人把话筒捂住,躲在角落里哭泣,连年会请来的摄像师也在哭。
到刘学侠时气氛有点尴尬,台下有人猜测,她是不是对亲生父母还有怨恨?
这件事让刘学侠懊恼了很久。她问当时也在场的丈夫,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流泪呢?怕南方的家人误解,以为自己不想认亲,说到这里,她忍不住哭了。
寻亲志愿者王周丽想起刘学侠也会哭,“她是受了很多伤害,才打磨成现在的平静。”王周丽也是弃女,寻亲多年无果,出来帮人寻亲。
刘学侠在一场寻亲会上碰到王周丽,知道可以采血入基因库比对。隔不久,她起了个大早,去找王周丽采血。
从家到王周丽的办公室要坐42站公交车。因为严重晕车,直达的路程分了三次,她乘一段撑不住就下车,再等下一辆。最后一段路坐了摩的,“走也要走过去”。
采血时,刘学侠“给人感觉淡淡的”,她对王周丽说:“找到就找到,找不到就算了。”但针头下面,僵硬伸不直的手指出卖了她。
王周丽扎过几十个寻亲者,只有刘学侠一根手指扎了三次才出血。她的手指僵硬,王周丽抓不住,只好握着她的手一边搓,一边安慰她放松。
得知有了疑似匹配对象,刘学侠夜里躺在床上想,父母长什么样,有几个兄弟姐妹。
她尤其想见母亲。养父一直单身,和奶奶把她拉扯大,她渴望能叫一声妈。有一天她做梦,梦里出现了个老太太,想着那也许是母亲。
刘学侠和陈霞都曾试探问过养父和养母,知不知道线索。对方绝口不提。怕养父母伤心,她们偷偷和亲生父母见面。这个过程也要躲避一些质疑,“人家都不要你了,你还来找,你这个人就是贱”。
只有同样命运的人才懂,被抛弃是一个无法抹去的印迹。
识字后,刘学侠发现户口本上自己的户籍地写着“常熟”,而她长在徐州。陈霞小时候和养父出门,外人的眼神和语气透出,她不是亲生的——外貌、肤色、身高都在提醒着“养女”的身份。
还有一些无法跨越的区隔。
陈霞家族里有5个孩子,其他人结婚时,爷爷都给了钱表示心意,唯独没给她。
王周丽儿时与玩伴发生矛盾,她个子矮,占下风,要去找大人告状。玩伴一点都不怕,大声说:“你告去吧,反正你是抱养的。”她气得踮起脚,揪住对方的衣领。
长大后,有媒人介绍对象,找了一个比她大七八岁的男人,王周丽不愿意。媒人撇着嘴说:“一个抱养的,跩什么跩。”
来自河北邯郸的寻亲者周小云幼时经历过唐山大地震。摇晃的地面、坍塌的房屋,还有彩色粉笔涂在墙上的宣传画,关于地震的记忆都刻在脑海里。
长大后,这些记忆时时出现。她对唐山很有感情,把孩子送去唐山读书,“感觉自己的命运就像地震似的,塌了又重建”。
和解
陈霞回家前,她的丈夫特地叮嘱她不要哭:“你是给人家扔掉的,又不是骗走拐走的,有什么好激动。”
但那天他却哭了。他话少,只说每次陈霞去福利院和外地寻亲时,他都陪着。唯有一次,陈霞偷偷出去。说到这儿,他捂住眼睛,站起来背对人群。
家里的亲戚试探着开口问,养父母对你好不好,有没有吃过苦。陈霞说没有。有人问她,恨不恨父母。
“不恨。”她笑着说。她将之称作一种自我催眠,这么多年心里只要难受,她都会想,父母一定是迫不得已。
陈霞送给寻亲志愿者的锦旗上写着:“山穷水尽疑儿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20岁时,有人说陈霞来自隔壁村庄。有户人家丢过女儿,两人的生日一致。陈霞记下了,结婚后她提着礼物上门,不止一次吃了闭门羹。她托人去说情,只要认下她,她什么都不要。
对方还是不愿,陈霞寒了心。
在外当兵的儿子一直很担心,电话一早打来,“妈妈你就去偷偷看一眼,人家对你不好就回来”。这次生父母和家人的热情让她开心。家里人说一直都在找她,曾在上海某小区找了半个月。
“他们最起码没有忘记我。”陈霞说。
在朋友眼里,陈霞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。独自做生意,白手起家,从村里搬到市里。她很少示弱,也很少提起自己的身世,“我从来不哭,和我老公吵架也不哭”。后来,她主动把回家那天热闹的视频转到微信群里,给亲近的朋友看。
刘学侠走得比陈霞远一些,徐州和江阴两地的方言不一样。她听不懂,也不会说普通话,只能用微信打字和家人聊天。
内容都是一些家常,“你在干什么”“在洗头”“鞋厂上班累不累”“习惯了”。那次在年会上第一次见面后,她给姐姐弟弟发去微信,“其实我心里很难过,就是没有表达出来”。
聊天成了刘学侠每晚最期盼的环节,每次聊完她都会失眠。微信打字也是最近才熟练的,每句话开头都是“我最亲爱的姐姐”“我最亲爱的弟弟”“我最亲爱的爸爸”。
当了42年的独女,她曾非常羡慕别人有兄弟姐妹可以帮持,有母亲可以说贴心话。和丈夫结婚20多年,虽然两人很少红脸,但难免磕磕绊绊,这时她就会格外想念亲生父母。
吃饭的时候,全家人拍了张全家福。家里人拿出相册,很多都是弟弟的孩子和姐姐的孩子的照片。里面有一张母亲的遗像,她放在腿上,悄悄拿手机拍下。 被抱养到河北成安的逯艳芬跪在生母前,生母脑中风,无法说话。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供图
台下300多名从全国各地来的寻亲者也随之流泪。现场的主持人把话筒捂住,躲在角落里哭泣,连年会请来的摄像师也在哭。
到刘学侠时气氛有点尴尬,台下有人猜测,她是不是对亲生父母还有怨恨?
这件事让刘学侠懊恼了很久。她问当时也在场的丈夫,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流泪呢?怕南方的家人误解,以为自己不想认亲,说到这里,她忍不住哭了。
寻亲志愿者王周丽想起刘学侠也会哭,“她是受了很多伤害,才打磨成现在的平静。”王周丽也是弃女,寻亲多年无果,出来帮人寻亲。
刘学侠在一场寻亲会上碰到王周丽,知道可以采血入基因库比对。隔不久,她起了个大早,去找王周丽采血。
从家到王周丽的办公室要坐42站公交车。因为严重晕车,直达的路程分了三次,她乘一段撑不住就下车,再等下一辆。最后一段路坐了摩的,“走也要走过去”。
采血时,刘学侠“给人感觉淡淡的”,她对王周丽说:“找到就找到,找不到就算了。”但针头下面,僵硬伸不直的手指出卖了她。
王周丽扎过几十个寻亲者,只有刘学侠一根手指扎了三次才出血。她的手指僵硬,王周丽抓不住,只好握着她的手一边搓,一边安慰她放松。
得知有了疑似匹配对象,刘学侠夜里躺在床上想,父母长什么样,有几个兄弟姐妹。
她尤其想见母亲。养父一直单身,和奶奶把她拉扯大,她渴望能叫一声妈。有一天她做梦,梦里出现了个老太太,想着那也许是母亲。
刘学侠和陈霞都曾试探问过养父和养母,知不知道线索。对方绝口不提。怕养父母伤心,她们偷偷和亲生父母见面。这个过程也要躲避一些质疑,“人家都不要你了,你还来找,你这个人就是贱”。
只有同样命运的人才懂,被抛弃是一个无法抹去的印迹。
识字后,刘学侠发现户口本上自己的户籍地写着“常熟”,而她长在徐州。陈霞小时候和养父出门,外人的眼神和语气透出,她不是亲生的——外貌、肤色、身高都在提醒着“养女”的身份。
还有一些无法跨越的区隔。
陈霞家族里有5个孩子,其他人结婚时,爷爷都给了钱表示心意,唯独没给她。
王周丽儿时与玩伴发生矛盾,她个子矮,占下风,要去找大人告状。玩伴一点都不怕,大声说:“你告去吧,反正你是抱养的。”她气得踮起脚,揪住对方的衣领。
长大后,有媒人介绍对象,找了一个比她大七八岁的男人,王周丽不愿意。媒人撇着嘴说:“一个抱养的,跩什么跩。”
来自河北邯郸的寻亲者周小云幼时经历过唐山大地震。摇晃的地面、坍塌的房屋,还有彩色粉笔涂在墙上的宣传画,关于地震的记忆都刻在脑海里。
长大后,这些记忆时时出现。她对唐山很有感情,把孩子送去唐山读书,“感觉自己的命运就像地震似的,塌了又重建”。
和解
陈霞回家前,她的丈夫特地叮嘱她不要哭:“你是给人家扔掉的,又不是骗走拐走的,有什么好激动。”
但那天他却哭了。他话少,只说每次陈霞去福利院和外地寻亲时,他都陪着。唯有一次,陈霞偷偷出去。说到这儿,他捂住眼睛,站起来背对人群。
家里的亲戚试探着开口问,养父母对你好不好,有没有吃过苦。陈霞说没有。有人问她,恨不恨父母。
“不恨。”她笑着说。她将之称作一种自我催眠,这么多年心里只要难受,她都会想,父母一定是迫不得已。
陈霞送给寻亲志愿者的锦旗上写着:“山穷水尽疑儿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20岁时,有人说陈霞来自隔壁村庄。有户人家丢过女儿,两人的生日一致。陈霞记下了,结婚后她提着礼物上门,不止一次吃了闭门羹。她托人去说情,只要认下她,她什么都不要。
对方还是不愿,陈霞寒了心。
在外当兵的儿子一直很担心,电话一早打来,“妈妈你就去偷偷看一眼,人家对你不好就回来”。这次生父母和家人的热情让她开心。家里人说一直都在找她,曾在上海某小区找了半个月。
“他们最起码没有忘记我。”陈霞说。
在朋友眼里,陈霞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。独自做生意,白手起家,从村里搬到市里。她很少示弱,也很少提起自己的身世,“我从来不哭,和我老公吵架也不哭”。后来,她主动把回家那天热闹的视频转到微信群里,给亲近的朋友看。
刘学侠走得比陈霞远一些,徐州和江阴两地的方言不一样。她听不懂,也不会说普通话,只能用微信打字和家人聊天。
内容都是一些家常,“你在干什么”“在洗头”“鞋厂上班累不累”“习惯了”。那次在年会上第一次见面后,她给姐姐弟弟发去微信,“其实我心里很难过,就是没有表达出来”。
聊天成了刘学侠每晚最期盼的环节,每次聊完她都会失眠。微信打字也是最近才熟练的,每句话开头都是“我最亲爱的姐姐”“我最亲爱的弟弟”“我最亲爱的爸爸”。
当了42年的独女,她曾非常羡慕别人有兄弟姐妹可以帮持,有母亲可以说贴心话。和丈夫结婚20多年,虽然两人很少红脸,但难免磕磕绊绊,这时她就会格外想念亲生父母。
吃饭的时候,全家人拍了张全家福。家里人拿出相册,很多都是弟弟的孩子和姐姐的孩子的照片。里面有一张母亲的遗像,她放在腿上,悄悄拿手机拍下。
刘学侠和女儿在江阴的大姐家吃团圆饭。袁文幻摄
家庭相册里缺席的还有二姐。刘学侠回家后,二姐全家也匆匆赶来相聚。二姐出生后被抱给生父在苏州的同事。同事夫妇不能生育,但家庭条件不错。前年二姐的养父母相继去世,双方相认。
三姐妹挤在沙发上,生父坐在另一头。大姐抚摸着两个妹妹的头发,刘学侠爱美,长发到腰,大姐夸她头发长得好。
即使从未在一起生活过,三人还是找到一些共同点,比如身上都有小疙瘩,也都晕车。良久,一直沉默的生父开口,用方言说了一句,“当时一个月只有几十块(钱)”。随即重新陷入沉默。
有一次,刘学侠问二姐回家是什么感受。二姐告诉她:“突然多了这么多亲戚,有点不适应。”她感到二姐心中还有芥蒂,在意父母为了生弟弟而抛弃自己。
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生父家狭小的客厅,二姐先开口,“你是怎么知道(被抱养)的?”她能从少语的二姐的眼神里看到悲伤。
最近,她想要劝劝二姐,“你看家里给你取了名,还照了相,我什么都没有,够了”。“行,都行。”这是刘学侠对此事的态度,“至少我不再是孤单单一个人”。
刘学侠终于见到了母亲的墓地。他日生父去世,墓碑也会刻上她和二姐的名字。
第二次回家时,凭着初次见面的印象,她给生父买了件新棉袄,生父穿上很合身。临走时,她抱了下生父。因为这个拥抱,生父很开心,私下说:“小女很贴心。”
永不再见的契约
陈霞和刘学侠都是通过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找到的家。江阴靠港口,是“江尾海头,长江咽喉”。这里也曾是弃婴的“重灾区”。
9年前,江阴人李勇国和几个朋友成立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。他热心,是本地论坛的版主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帮助论坛上一个网友在老家村庄挨家挨户找到了对方的亲生父母。
之后,不断有人找上门来求助。弃婴的数量比他“想象得多得多”,他停不下来。至今,寻亲协会在全国已经有22个分会,成员大多是寻亲者。
地点分布在山东青岛、河北邯郸、江苏徐州、河南郑州等地,多是北方,这是当年江南弃婴主要的去向。最远的在美国,90年代中国放开国际收养,有一批弃婴进入美国家庭。
这段历史正在一点点消失。弃婴当初出生的医院拆了,搭船出港的港口废弃了,甚至一些福利院的资料也没了,江阴和常熟的福利院都经历过洪水、火灾或者搬迁。刘学侠去了两次福利院,查无此人。
即使有,也可能是假的。王周丽在常熟福利院看到自己的介绍信和登记表上的编号,她哭得不能自己,“我以为我找到我自己了,我找到我自己的根了”。
14年来,她找遍了资料上记载的南闸镇的所有角落,但找不到家门。那时候孩子多,顾不上一一核对。
还有无法知晓的民间抱养,当时民间抱养人甚至是一个专职,很多村庄和市集上有专门放弃婴的地方。有人托熟人介绍,把孩子送往北方,也留下对方的地址。家里年年去信,都被退回来,地址是假的。
就像一份默认的契约。孩子送出去,就永远不要再相见。
滴血寻亲
唯一没有被时间改变的只剩下血缘。
李勇国依托苏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建立基因库,收集弃儿和抛弃过孩子的父母的血样。
这是一个依靠数量和运气的寻找方法。血样越多,匹配成功的概率就越大。目前,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已经帮助314位寻亲者找到家。
几乎每天都有血样从全国各地寄到协会,仅2018年就收到2000多份。血样装在黄色的信封里,里面是一块沾着血的纱布。有人把这几滴血看得重,用纸包着,再用胶带缠得死死的。
每一个信封里都包裹着一个秘密。李勇国的电话经常在半夜响起,那头问得最多的是:“我找到(家)了吗?”
很多被抛弃的孩子一生都捂着这个秘密,怕别人看不起。但在南方,要找家,就要将秘密传递出去,让亲生父母看到。
协会的宣传单一印就是几千份。内容几乎都是相似的——一张寻亲者的照片。
还有一些琐碎的信息:不确定的生日日期,哪里有块胎记,手长什么样,头上有几个旋。信息都很模糊,像是只有亲生父母才能懂的接头暗号。
最后的结语也相似:我现在生活稳定幸福,心愿只是与家人见一面。若父母还在,尽一份孝心。若父母不在,坟头上柱香。
有的人会把话说得更直白,回来绝不要财产,绝不给父母添麻烦。
把这些信息传递出去很重要。李勇国见过太多徘徊的老人,有些在办公室的门前,有些在村头的宣传桌前。老人们对送出去的孩子心中有愧,也有许多担忧。怕孩子回来埋怨,怕无财产弥补,怕家里的子女不答应,引起家庭矛盾。
曾有一篇名为《她们在等一个道歉》的文章传播广泛,里面讲述了江南弃儿的故事。李勇国和志愿者看了很担心,怕江南的父母误以为孩子回来要问罪。
很多时候他们都在安抚老人,孩子回来,不要害怕。
他们把寻亲者的传单贴在显眼的地方:社区的宣传栏、电线杆、公交车、菜市场门口,还有垃圾桶上。也组织一场场“扫村”,逐户敲门,田间地头,像耕田一样,把丢弃过孩子的老人心里埋藏的秘密“扫”出来。
等不到的爱
找到家的人只是少数的“幸运儿”,大多数寻亲者只能等待。
周小云找了25年,王周丽找了14年,现在她们分别是河北邯郸和江苏徐州分会的负责人。漫长的等待里,她们太多次燃起希望,又失望。
一次,一位可能是王周丽姐姐的人来找她。王周丽坐在宾馆里,听着楼道里脚步声越来越近,伴着急促的语气:“我妹妹来了,我妹妹来了。”
门推开,两人互相打量,然后摇头,不像,王周丽大哭。
还有一次,一个大姐特地从美国回来与王周丽做基因匹配,也不是。
周小云三下江南寻亲。她记不清江南的风景,一上街,看到全是人的脸,一张张扫过去。看到和自己像的,她心里都咯噔一下。
她们仍在等。江阴志愿者寻亲协会的QQ群里的人数在不断增加,只能加建,一群、二群、三群。现在几个QQ群里人数已有1万余人。
很少有人退出,终止的情况只有一种,是死亡。
还有比死亡更痛苦的。
之前,司法鉴定中心传来喜讯,又有一对母女匹配上。每当这时,寻亲志愿者们都会激动地抱在一起。
李勇国先打电话告知那位母亲,对方有些迟疑,说要商量一下。不久,她的大女儿打来电话,第一句话是,“这件事到此为止”。她说母亲没有经过家里同意就寻亲,是一时冲动。现在家庭生活和谐,不想找出麻烦。最后,她威胁李勇国,如果把这件事公布出去,要对后果负责。
李勇国越听越怒,差点砸掉手中的手机。现在那个女儿还在QQ群里,时不时冒个泡,问:“有人找我吗?”没有回声。
至今,李勇国都不敢点开那个与她聊了一半的对话框。帮人寻亲近10年,他手机里这样不敢点开的对话框不止一个。
也曾有两位疑似姐妹地址、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吻合,就差最后采血样做基因鉴定确认。
见面时,一人说了句:“身体一直不好,找家也想知道有没有家族病史。”隔了一夜,疑似妹妹就把血样要了回去,不愿意匹配。也有人在匹配前,私下向志愿者打听,对方工作是什么,工资多少,养老金多少。
这不是一辆单向列车去寻找目标,必须双方双向而行,才有重逢的可能。
10年里李勇国摸索出了许多经验,总结起来只有一条,稳妥和谨慎。鉴定结果出来后,告知双方的电话一定是由他来打。他绕着圈子试探双方的态度,因为牵连双方的那根线,不知何时就会断掉。
有时一直在等待的不只是回不了家的孩子,还有无法得到原谅的父母。
有人掏出几张旧报纸,皱巴巴的,最早的时间是2010年,上面是他登的寻女启事。他随身携带,以此证明自己从未停止思念和愧疚。也有人把一根疑似女儿的头发保存了3年,头发已经没有毛囊,无法做亲子鉴定。
自从丢弃孩子后,他们后半生都在负罪感中挣扎。李勇国只能让他们等待。他们的孩子还太小,“对亲情的感悟度不够”。
有一位父亲找到多年前遗弃的女儿,把写了家里地址的纸条偷偷塞在女儿口袋里,女儿没打开看就递给别人了。也有父亲给女儿留下电话,交代若是有事可以打,却从未有来自女儿的电话响起。
多年寻亲经验让李勇国知道年龄的重要性。协会里找到家的人大多是70后。这一代已经为人父母,知道生子不易,抛子更要承受剧痛。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,生活稳定,亲生父母至少还有一位在人世。
生于上世纪50年代和上世纪60年的弃儿父母可能已不在人世,兄弟姐妹也不想寻找,而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年纪轻,对父母抛弃自己还有怨恨。 刘学侠和女儿在江阴的大姐家吃团圆饭。袁文幻摄
家庭相册里缺席的还有二姐。刘学侠回家后,二姐全家也匆匆赶来相聚。二姐出生后被抱给生父在苏州的同事。同事夫妇不能生育,但家庭条件不错。前年二姐的养父母相继去世,双方相认。
三姐妹挤在沙发上,生父坐在另一头。大姐抚摸着两个妹妹的头发,刘学侠爱美,长发到腰,大姐夸她头发长得好。
即使从未在一起生活过,三人还是找到一些共同点,比如身上都有小疙瘩,也都晕车。良久,一直沉默的生父开口,用方言说了一句,“当时一个月只有几十块(钱)”。随即重新陷入沉默。
有一次,刘学侠问二姐回家是什么感受。二姐告诉她:“突然多了这么多亲戚,有点不适应。”她感到二姐心中还有芥蒂,在意父母为了生弟弟而抛弃自己。
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生父家狭小的客厅,二姐先开口,“你是怎么知道(被抱养)的?”她能从少语的二姐的眼神里看到悲伤。
最近,她想要劝劝二姐,“你看家里给你取了名,还照了相,我什么都没有,够了”。“行,都行。”这是刘学侠对此事的态度,“至少我不再是孤单单一个人”。
刘学侠终于见到了母亲的墓地。他日生父去世,墓碑也会刻上她和二姐的名字。
第二次回家时,凭着初次见面的印象,她给生父买了件新棉袄,生父穿上很合身。临走时,她抱了下生父。因为这个拥抱,生父很开心,私下说:“小女很贴心。”
永不再见的契约
陈霞和刘学侠都是通过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找到的家。江阴靠港口,是“江尾海头,长江咽喉”。这里也曾是弃婴的“重灾区”。
9年前,江阴人李勇国和几个朋友成立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。他热心,是本地论坛的版主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帮助论坛上一个网友在老家村庄挨家挨户找到了对方的亲生父母。
之后,不断有人找上门来求助。弃婴的数量比他“想象得多得多”,他停不下来。至今,寻亲协会在全国已经有22个分会,成员大多是寻亲者。
地点分布在山东青岛、河北邯郸、江苏徐州、河南郑州等地,多是北方,这是当年江南弃婴主要的去向。最远的在美国,90年代中国放开国际收养,有一批弃婴进入美国家庭。
这段历史正在一点点消失。弃婴当初出生的医院拆了,搭船出港的港口废弃了,甚至一些福利院的资料也没了,江阴和常熟的福利院都经历过洪水、火灾或者搬迁。刘学侠去了两次福利院,查无此人。
即使有,也可能是假的。王周丽在常熟福利院看到自己的介绍信和登记表上的编号,她哭得不能自己,“我以为我找到我自己了,我找到我自己的根了”。
14年来,她找遍了资料上记载的南闸镇的所有角落,但找不到家门。那时候孩子多,顾不上一一核对。
还有无法知晓的民间抱养,当时民间抱养人甚至是一个专职,很多村庄和市集上有专门放弃婴的地方。有人托熟人介绍,把孩子送往北方,也留下对方的地址。家里年年去信,都被退回来,地址是假的。
就像一份默认的契约。孩子送出去,就永远不要再相见。
滴血寻亲
唯一没有被时间改变的只剩下血缘。
李勇国依托苏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建立基因库,收集弃儿和抛弃过孩子的父母的血样。
这是一个依靠数量和运气的寻找方法。血样越多,匹配成功的概率就越大。目前,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已经帮助314位寻亲者找到家。
几乎每天都有血样从全国各地寄到协会,仅2018年就收到2000多份。血样装在黄色的信封里,里面是一块沾着血的纱布。有人把这几滴血看得重,用纸包着,再用胶带缠得死死的。
每一个信封里都包裹着一个秘密。李勇国的电话经常在半夜响起,那头问得最多的是:“我找到(家)了吗?”
很多被抛弃的孩子一生都捂着这个秘密,怕别人看不起。但在南方,要找家,就要将秘密传递出去,让亲生父母看到。
协会的宣传单一印就是几千份。内容几乎都是相似的——一张寻亲者的照片。
还有一些琐碎的信息:不确定的生日日期,哪里有块胎记,手长什么样,头上有几个旋。信息都很模糊,像是只有亲生父母才能懂的接头暗号。
最后的结语也相似:我现在生活稳定幸福,心愿只是与家人见一面。若父母还在,尽一份孝心。若父母不在,坟头上柱香。
有的人会把话说得更直白,回来绝不要财产,绝不给父母添麻烦。
把这些信息传递出去很重要。李勇国见过太多徘徊的老人,有些在办公室的门前,有些在村头的宣传桌前。老人们对送出去的孩子心中有愧,也有许多担忧。怕孩子回来埋怨,怕无财产弥补,怕家里的子女不答应,引起家庭矛盾。
曾有一篇名为《她们在等一个道歉》的文章传播广泛,里面讲述了江南弃儿的故事。李勇国和志愿者看了很担心,怕江南的父母误以为孩子回来要问罪。
很多时候他们都在安抚老人,孩子回来,不要害怕。
他们把寻亲者的传单贴在显眼的地方:社区的宣传栏、电线杆、公交车、菜市场门口,还有垃圾桶上。也组织一场场“扫村”,逐户敲门,田间地头,像耕田一样,把丢弃过孩子的老人心里埋藏的秘密“扫”出来。
等不到的爱
找到家的人只是少数的“幸运儿”,大多数寻亲者只能等待。
周小云找了25年,王周丽找了14年,现在她们分别是河北邯郸和江苏徐州分会的负责人。漫长的等待里,她们太多次燃起希望,又失望。
一次,一位可能是王周丽姐姐的人来找她。王周丽坐在宾馆里,听着楼道里脚步声越来越近,伴着急促的语气:“我妹妹来了,我妹妹来了。”
门推开,两人互相打量,然后摇头,不像,王周丽大哭。
还有一次,一个大姐特地从美国回来与王周丽做基因匹配,也不是。
周小云三下江南寻亲。她记不清江南的风景,一上街,看到全是人的脸,一张张扫过去。看到和自己像的,她心里都咯噔一下。
她们仍在等。江阴志愿者寻亲协会的QQ群里的人数在不断增加,只能加建,一群、二群、三群。现在几个QQ群里人数已有1万余人。
很少有人退出,终止的情况只有一种,是死亡。
还有比死亡更痛苦的。
之前,司法鉴定中心传来喜讯,又有一对母女匹配上。每当这时,寻亲志愿者们都会激动地抱在一起。
李勇国先打电话告知那位母亲,对方有些迟疑,说要商量一下。不久,她的大女儿打来电话,第一句话是,“这件事到此为止”。她说母亲没有经过家里同意就寻亲,是一时冲动。现在家庭生活和谐,不想找出麻烦。最后,她威胁李勇国,如果把这件事公布出去,要对后果负责。
李勇国越听越怒,差点砸掉手中的手机。现在那个女儿还在QQ群里,时不时冒个泡,问:“有人找我吗?”没有回声。
至今,李勇国都不敢点开那个与她聊了一半的对话框。帮人寻亲近10年,他手机里这样不敢点开的对话框不止一个。
也曾有两位疑似姐妹地址、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吻合,就差最后采血样做基因鉴定确认。
见面时,一人说了句:“身体一直不好,找家也想知道有没有家族病史。”隔了一夜,疑似妹妹就把血样要了回去,不愿意匹配。也有人在匹配前,私下向志愿者打听,对方工作是什么,工资多少,养老金多少。
这不是一辆单向列车去寻找目标,必须双方双向而行,才有重逢的可能。
10年里李勇国摸索出了许多经验,总结起来只有一条,稳妥和谨慎。鉴定结果出来后,告知双方的电话一定是由他来打。他绕着圈子试探双方的态度,因为牵连双方的那根线,不知何时就会断掉。
有时一直在等待的不只是回不了家的孩子,还有无法得到原谅的父母。
有人掏出几张旧报纸,皱巴巴的,最早的时间是2010年,上面是他登的寻女启事。他随身携带,以此证明自己从未停止思念和愧疚。也有人把一根疑似女儿的头发保存了3年,头发已经没有毛囊,无法做亲子鉴定。
自从丢弃孩子后,他们后半生都在负罪感中挣扎。李勇国只能让他们等待。他们的孩子还太小,“对亲情的感悟度不够”。
有一位父亲找到多年前遗弃的女儿,把写了家里地址的纸条偷偷塞在女儿口袋里,女儿没打开看就递给别人了。也有父亲给女儿留下电话,交代若是有事可以打,却从未有来自女儿的电话响起。
多年寻亲经验让李勇国知道年龄的重要性。协会里找到家的人大多是70后。这一代已经为人父母,知道生子不易,抛子更要承受剧痛。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,生活稳定,亲生父母至少还有一位在人世。
生于上世纪50年代和上世纪60年的弃儿父母可能已不在人世,兄弟姐妹也不想寻找,而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年纪轻,对父母抛弃自己还有怨恨。
被抱养到河南安阳的周巧枝看到母亲的遗像。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供图
宽恕需要时间。时间酝酿出复杂的感情,父母的愧疚、思念与担忧,孩子的怨恨、思乡与谅解,哪一种情感胜出,就决定了哪种故事的结局。
不是终点
事实上,血样匹配成功并不是终点。每有一个家庭团聚,李勇国都会安排一个特殊仪式,当着孩子和父母的面宣读基因鉴定报告书。
“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,孩子的全部遗传基因必须来源于孩子的亲生父母”,然后念出一个数字,“99.9%”。这像一个非常有信服力的章,“哐”盖在双方的心上,就是一家人了。
那一刻,父母和孩子往往会相拥而泣,周围人会激动地鼓掌。
然而短暂的温情过去,连基因鉴定报告都无法确认的那0.01%却会时常以另一种形式发生。
语言、生活习惯、教育背景、经济状况等,哪一道都可能是无法跨越的坎。
有一位寻亲者虽然是家里的小女儿,因为长在农村、种20亩地,比两个姐姐还显老。也有人和志愿者诉苦,江南富,自家穷,自己和孩子都没机会读书,差距大。
这是一种微妙且脆弱的关系,父母充满愧疚,而孩子也会有“心理上的优势”,当初留下我,我也会过得和你们一样。
这层隔阂,“捅不破,或者捅破也没用”,李勇国看得明白。
曾有老人找他哭诉,“不找女儿伤心,找到女儿也伤心”。女儿在家住了半个月,刚开始融洽,后来妻子挑出了一堆毛病:早晨起床晚,房间收拾不干净,出门打的不坐公交车等。妻子认为这不是她心目中的女儿。
但他都能接受,好坏都是女儿。一次在医院,妻子从病床上爬起来,摁掉了女儿的电话,让关系变僵。
“在这边不被接受,在那边也不被接受”,这是让寻亲者最害怕的。在养父母家里是外人,回到亲生父母家,也是外人。
周小云在北方负责寻亲工作,听过太多这种哭诉。她知道这种心理,“自卑,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”。
刚开始寻亲时,福利院曾来电,告知她是来自江阴澄江镇。那是个晚上,她在办公室拿着笔的手在抖。她不知道有江阴这个城市,只在网上查澄江。地图上一看,是云南一个偏僻的地方,挺穷。她和丈夫都舒了一口气:“穷点好,穷点好,穷点人家不嫌弃咱。”
事实上,周小云比很多弃儿要幸运。她是家中独女,养父母给了她所有的爱。
她幼时体弱,养母给她做厚棉衣。还怕她冷,养母不敢用暖瓶,怕烫了她,就每晚给她暖被窝,再把她抱到腿上,暖热她的凉屁股。
很多个夜晚,她都是在养母挠痒痒的爱抚下睡着的。想起这些,周小云忍不住流泪,那时养母在外干了一天农活,回来洗衣做饭,还要照顾她。
甚至第二次下江南寻亲时,都是养父陪着。她没出过远门,养父担心。两人坐十几个小时的硬座,行李箱里是1000多份宣传单。到了江阴,周小云去电视台做寻亲节目,希望能让亲生父母看到。
在江阴汽车站发宣传单时,有人问周小云:“别人都不要你了,你还来找什么?”她没听懂,反而是养父听懂了,把这句话说给她听。
她没回答。养父希望她能断了念想,但她知道自己挣不脱。
孤独会在很多个时刻袭来。天黑时,父母还在田里干活,她一个人守着大院子,听着两家邻居热闹的说笑声。母亲住院时,她寄住在姥姥家。姥姥家是个有11个子女的大家庭,但她仍然觉得孤独。她读红楼梦,看林黛玉,有同感,“那种孤独感都刻到骨子里了”。
就连周小云都不是她的真名。“周小云”在寻亲论坛和QQ群里很有名,在河北邯郸却查无此人。起初隐瞒是怕养父母知道自己在寻亲后会伤心,也怕上课时站在讲台上,学生用“异样的眼光看她”。
决定公开是在一个夜晚。她得知朋友李俊芬车祸的死讯。李俊芬是她在寻亲中认识的,住在邯郸农村,前年找到在江苏华西村的亲生父母。
起初李俊芬不敢认,觉得自己条件不好。周小云一直在其中牵线,鼓励她。
那个夜晚,李俊芬的丈夫开着卡车运沙,李俊芬坐在副驾驶。因为车没有牌照,只能半夜赶路,赶在交警早上上班前回家。车发生追尾,李俊芬当场死亡,丈夫重伤,留下一对儿女。
李俊芬的死把周小云推出来。
藏了几十年,她不想再藏了。她公开了身份。
其实她早就想公开。她得了癌症,鬼门关里走过5次。她见李俊芬时,李俊芬说什么只是笑,不发表意见。她知道李俊芬忍了一辈子,她不想这样。
最近,她罕见地往朋友圈里发了自己参加对联比赛获奖的消息。她想那些没有自己优秀的人应该不会对一个癌症病人有敌意了。
她说不是要炫耀,也不是要名和利。只是想留点东西,“告诉这个世界,我来过,并且曾经优秀过“。她要活下去,给养父母养老送终,“否则我死都不瞑目”。
第一次去江南时,她22岁。天黑了,她和丈夫沿着巷子走,为了找一家便宜的宾馆。因为发着高烧,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样。
她是语文老师,爱读那首《雨巷》的诗,但是这里没有她心中《雨巷》里的诗意。她不属于这里,“那暖光里没有我的家,没有一扇门是为我开的”。
但一踏上邯郸的土地就踏实了。她说养父母这个家会永远为她敞开大门。
去年的江阴寻亲年会,周小云因病没有参加。年会上有很多熟悉的面孔,有人年年来,就像一个固定的仪式,即使找不到亲生父母,坐在台下看着团聚的家庭,别人哭自己也哭。
有位60多岁的寻亲者独自从海拉尔来,这是她时隔近十年再下江南,没想到火车已经可以直达。
晚上吃饭时,餐厅不断推荐南方菜,红烧肉,小青菜,小河虾。一群操着北方口音的人吃着喝着就哭了。窗外下起了雪,那是江阴2018年的最后一场雪。
被抱养到河南安阳的周巧枝看到母亲的遗像。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供图
宽恕需要时间。时间酝酿出复杂的感情,父母的愧疚、思念与担忧,孩子的怨恨、思乡与谅解,哪一种情感胜出,就决定了哪种故事的结局。
不是终点
事实上,血样匹配成功并不是终点。每有一个家庭团聚,李勇国都会安排一个特殊仪式,当着孩子和父母的面宣读基因鉴定报告书。
“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,孩子的全部遗传基因必须来源于孩子的亲生父母”,然后念出一个数字,“99.9%”。这像一个非常有信服力的章,“哐”盖在双方的心上,就是一家人了。
那一刻,父母和孩子往往会相拥而泣,周围人会激动地鼓掌。
然而短暂的温情过去,连基因鉴定报告都无法确认的那0.01%却会时常以另一种形式发生。
语言、生活习惯、教育背景、经济状况等,哪一道都可能是无法跨越的坎。
有一位寻亲者虽然是家里的小女儿,因为长在农村、种20亩地,比两个姐姐还显老。也有人和志愿者诉苦,江南富,自家穷,自己和孩子都没机会读书,差距大。
这是一种微妙且脆弱的关系,父母充满愧疚,而孩子也会有“心理上的优势”,当初留下我,我也会过得和你们一样。
这层隔阂,“捅不破,或者捅破也没用”,李勇国看得明白。
曾有老人找他哭诉,“不找女儿伤心,找到女儿也伤心”。女儿在家住了半个月,刚开始融洽,后来妻子挑出了一堆毛病:早晨起床晚,房间收拾不干净,出门打的不坐公交车等。妻子认为这不是她心目中的女儿。
但他都能接受,好坏都是女儿。一次在医院,妻子从病床上爬起来,摁掉了女儿的电话,让关系变僵。
“在这边不被接受,在那边也不被接受”,这是让寻亲者最害怕的。在养父母家里是外人,回到亲生父母家,也是外人。
周小云在北方负责寻亲工作,听过太多这种哭诉。她知道这种心理,“自卑,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”。
刚开始寻亲时,福利院曾来电,告知她是来自江阴澄江镇。那是个晚上,她在办公室拿着笔的手在抖。她不知道有江阴这个城市,只在网上查澄江。地图上一看,是云南一个偏僻的地方,挺穷。她和丈夫都舒了一口气:“穷点好,穷点好,穷点人家不嫌弃咱。”
事实上,周小云比很多弃儿要幸运。她是家中独女,养父母给了她所有的爱。
她幼时体弱,养母给她做厚棉衣。还怕她冷,养母不敢用暖瓶,怕烫了她,就每晚给她暖被窝,再把她抱到腿上,暖热她的凉屁股。
很多个夜晚,她都是在养母挠痒痒的爱抚下睡着的。想起这些,周小云忍不住流泪,那时养母在外干了一天农活,回来洗衣做饭,还要照顾她。
甚至第二次下江南寻亲时,都是养父陪着。她没出过远门,养父担心。两人坐十几个小时的硬座,行李箱里是1000多份宣传单。到了江阴,周小云去电视台做寻亲节目,希望能让亲生父母看到。
在江阴汽车站发宣传单时,有人问周小云:“别人都不要你了,你还来找什么?”她没听懂,反而是养父听懂了,把这句话说给她听。
她没回答。养父希望她能断了念想,但她知道自己挣不脱。
孤独会在很多个时刻袭来。天黑时,父母还在田里干活,她一个人守着大院子,听着两家邻居热闹的说笑声。母亲住院时,她寄住在姥姥家。姥姥家是个有11个子女的大家庭,但她仍然觉得孤独。她读红楼梦,看林黛玉,有同感,“那种孤独感都刻到骨子里了”。
就连周小云都不是她的真名。“周小云”在寻亲论坛和QQ群里很有名,在河北邯郸却查无此人。起初隐瞒是怕养父母知道自己在寻亲后会伤心,也怕上课时站在讲台上,学生用“异样的眼光看她”。
决定公开是在一个夜晚。她得知朋友李俊芬车祸的死讯。李俊芬是她在寻亲中认识的,住在邯郸农村,前年找到在江苏华西村的亲生父母。
起初李俊芬不敢认,觉得自己条件不好。周小云一直在其中牵线,鼓励她。
那个夜晚,李俊芬的丈夫开着卡车运沙,李俊芬坐在副驾驶。因为车没有牌照,只能半夜赶路,赶在交警早上上班前回家。车发生追尾,李俊芬当场死亡,丈夫重伤,留下一对儿女。
李俊芬的死把周小云推出来。
藏了几十年,她不想再藏了。她公开了身份。
其实她早就想公开。她得了癌症,鬼门关里走过5次。她见李俊芬时,李俊芬说什么只是笑,不发表意见。她知道李俊芬忍了一辈子,她不想这样。
最近,她罕见地往朋友圈里发了自己参加对联比赛获奖的消息。她想那些没有自己优秀的人应该不会对一个癌症病人有敌意了。
她说不是要炫耀,也不是要名和利。只是想留点东西,“告诉这个世界,我来过,并且曾经优秀过“。她要活下去,给养父母养老送终,“否则我死都不瞑目”。
第一次去江南时,她22岁。天黑了,她和丈夫沿着巷子走,为了找一家便宜的宾馆。因为发着高烧,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样。
她是语文老师,爱读那首《雨巷》的诗,但是这里没有她心中《雨巷》里的诗意。她不属于这里,“那暖光里没有我的家,没有一扇门是为我开的”。
但一踏上邯郸的土地就踏实了。她说养父母这个家会永远为她敞开大门。
去年的江阴寻亲年会,周小云因病没有参加。年会上有很多熟悉的面孔,有人年年来,就像一个固定的仪式,即使找不到亲生父母,坐在台下看着团聚的家庭,别人哭自己也哭。
有位60多岁的寻亲者独自从海拉尔来,这是她时隔近十年再下江南,没想到火车已经可以直达。
晚上吃饭时,餐厅不断推荐南方菜,红烧肉,小青菜,小河虾。一群操着北方口音的人吃着喝着就哭了。窗外下起了雪,那是江阴2018年的最后一场雪。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0 Comments